施可豐再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
2020年1月10日上午,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,隆重表彰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者。施可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與華南農業大學合作的“植物源油脂包膜肥料控釋關鍵技術創建與應用”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。董事長解永軍作為項目主要完成人,個人也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。
施可豐公司繼2008年“長效緩釋肥料研制與應用”獲獎后,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,成為我國化肥行業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最多的企業之一。施可豐董事長解永軍獲獎后表示:“這份榮譽是對施可豐二十六年來以科技為先導、以做放心農資為己任,根植農業、服務三農的最大褒獎,是對施可豐多年來不遺余力的研發、推廣新型肥料的巨大肯定,施可豐人必將繼續踐行企業使命,為農民提供更加優質、環保和高效的新型肥料產品,為三農事業不遺余力。
施可豐公司此次獲獎的“植物源油脂包膜肥料控釋關鍵技術創建與應用”項目,采用了控釋性能優、成本低、取材易、可降解、可再生的植物油為包膜材料,創建了無溶劑原位表面聚合反應包膜工藝、包膜控釋技術、同步營養型包膜控釋配方肥及其同步施用技術,取得了創新性成果。
施可豐植物源油脂包膜肥料具有以下三大特點:
一、創制植物源油脂包膜材料,創建致孔和復式包膜控釋技術,實現了膜材易降解、養分釋放可調控。
二、針對傳統流化床規模化包膜效率低、成本高的問題,創建表面修飾膜材增韌和無溶劑包膜工藝,提高了流化床包膜效率;發明自動化和連續化包膜工藝,實現包膜智能化、連續化、高效化、無害化,降低了綜合成本。
三、針對包膜肥一次施肥前期供應養分不足后期過剩、常規化肥一次施用前期燒苗后期缺肥,養分供需不吻合的問題,建立針對靶標-作物專用-同步營養的包膜肥有效施用模式,創建同步營養肥配制技術,實現了養分供需吻合、肥料利用率高和包膜肥的大面積應用。
2008年,施可豐公司與華南農業大學密切合作,在著名肥料專家、博士生導師樊小林教授的傾心指導下,將其傾注一生心血研究的植物油包膜控釋肥料技術進行產業化,先后承擔了農業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、“十一五”國家科技支撐計劃、“十二五”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“十三五”國家重點研發計劃,研制了玉米、香蕉、水稻、油菜等作物專用同步營養肥及輕減施用模式,利用公司遍布全國的渠道網絡進行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,累計推廣面積達5240萬畝,產品輻射我國香蕉、玉米等作物主產區。試驗示范效果顯示,利用該技術生產的施可豐同步營養肥在玉米、香蕉、水稻、油菜等作物增產幅度在5%-31.4%之間,氮肥利用率提高4.8-21個百分點,減肥15%-30%,省工50%-86%。項目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,先后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、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、中國工商聯科技進步獎一等獎、山東省科技進步獎、大北農科技創新一等獎、神農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等六大獎項。
集團及各下屬企業紛紛懸掛條幅,共祝這一盛事。
集團本部
施可豐公司
施豐公司
生態工程公司
生科公司
雷波化工公司
遼寧施可豐公司
甘肅施可豐公司
雷波礦業公司